10公里在线配资门户论坛,58分钟,燃烧497卡路里。
2025年8月第一天,李晓文以晨跑开启。她感慨自己睡了五个多小时之后的晨跑,可比咖啡管用。对于现在的她来说,跑步是生活里的必选项。她加入了一个严肃跑团,每周三固定跟跑团去跑间歇。其他的工作日,她一般会晨跑,偶尔早上没时间,便会安排在中午。
有同事会问:“中午不休息,下午上班会不会累?”李晓文倒不觉得累,“对我来说,跑步是一个放松的过程。尤其日常慢跑,心率不高,不会很疲劳。”
因为有兴趣,李晓文在跑步这件事上一直是兴奋大于疲惫。平时的训练外,她会参加马拉松以及越野的比赛,经过这些年的积累,她早已明白在马拉松的赛道上其实除了速度,还可以感受更多,比如热情、疼痛、快乐、期待……
2015年到2025年,李晓文接触跑步十年,在这项运动里收获了很多:
昵称“里小吻”的微博账户有48万粉丝,是跑步领域小有名气的博主,也是很多运动品牌跑步宣传片里的主角;2024年,她在福州马拉松跑出个人PB308,达标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成绩标准;2025年,她在崇礼168越野赛的10公里跑获得第五名。
“2022年我跑了50公里,2023年跑了100公里,今年完赛30公里和10公里跑……再接下来明年可以跑70公里、后年参加168公里,多体验”,李晓文计划着自己的越野赛程。在马拉松上,她今年有个小目标就是跑进305,在自己家门口的上海马拉松或者去年的PB福地福州马拉松。
在跑步的世界里,李晓文体会到与不一样的“日常”。
非典型开局
李晓文开始跑步与体育产业的大发展有关。
20014年10月,国务院印发第46号文件《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》,积极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,全民健身升为“国家战略”。
当时的李晓文在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。在初中之后没有跑过步,她没想过跑步会与自己的人生产生那么强的链接。
转变在2015年到来,招商银行倡导全国各地分公司的员工跑步锻炼身体。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,李晓文当年5月加入公司跑团,每逢周四,就与同事一起跑步。过去没有运动习惯,李晓文最初是把跑步当任务去完成。没想到的是她跑得很轻松,甚至跑五公里、十公里都很顺畅,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。
这一年11月21日,上海浦东国际女子半程马拉松赛开跑。这是李晓文参加的第一场马拉松比赛。
报这场半马,姑娘们主要想尝试女子专属赛事的气氛以及那条三叶草造型18K金钻石项链的完赛奖品。从没跑过这么长距离,能不能完赛,李晓文心里没底。赛前,她去操场上刷圈。她跑到了20公里,“好像半马也不难?”带着这样的信心,李晓文顺利完赛。
第一次参加全程马拉松是在三年之后,2018年的名古屋女子马拉松。
与上海浦东国际女子半程马拉松赛一样,名古屋女子马拉松也是面向纯女性跑者的比赛。它始于1983年,每年三月举行,是国际上最知名的女子全马赛事。广为人知的是其完赛奖牌是一条Tiffany特制项链。樱花、玫瑰、怒放的雏菊……项链的主题年年不同,但都很吸引人。
比赛结束后
李晓文就戴上了名古屋著名的Tiffany项链
只是将跑步作为业余爱好,李晓文对跑全马这件事原本有着本能的敬畏。她跑过多次半马,但对42公里的全马,一直没有去尝试。也是身边的朋友约着一起去跑名古屋女子马拉松,她才动了心思。在日本参加比赛,顺便旅行,这是一次不错的体验。
略带遗憾的是去日本时,李晓文身上有伤。一周之前,她到甘肃参加Devil’s Ridge 100越野赛宣传片的拍摄,在覆盖白雪的山下跑步时拉伤了跟腱。带着伤来到名古屋,顾不上要求好的成绩,李晓文花了5个多小时跑完了自己的第一场全马。
那条Tiffany完赛项链和首个半马的钻石项链,成为了李晓文跑步途中的闪亮见证物。
跑出大视野
多年持续跑步的动力有一半原因是公司的氛围所致,李晓文得到的回馈也很多。当年在招行组织的全国网点活动上,李晓文和部门的同事也拿了第一,也获得代表公司参加摩根大通企业竞跑赛上海站的资格。
这场比赛在全球有40多年历史,自2011年设置了上海站。每家企业可派员工组队参加,每位参赛者跑5.6公里,按照平均速度进行排名。从2016年开始,只要比赛举办,李晓文都会参加,而且次次都与同事赢得团体冠军。在2023年,她以23分30秒的成绩获得了女子个人冠军。这也成为她跑步以来最珍视的一场胜利,“毕竟为之付出了好多年”。
由于摩根大通企业竞跑赛是在全球范围的系列赛,各站的冠军还可以获得参加摩根大通全球冠军联赛的资格。李晓文因此获得了到世界各地参赛的机会。2019年,李晓文到旧金山参加总决赛,还见到了出席开幕式的篮球巨星斯蒂芬·库里(Stephen Curry)。“超级开心的一天,跨越国界的融合,赛后酒会全场high,”李晓文记录下了自己当时的心情。
“马拉松可以圈地跑过城市的地标,有着不被打扰的沉浸。” 尽管过去有四处旅行的习惯,但跑步带给了她新的视角。
2015年11月,她在莫干山第一次参加了越野跑。当时天落大雨,李晓文穿着一双几乎没有抓地力的路跑鞋就勇闯山崖,教训惨痛,对大山有了最初的敬畏,也体会到了越野不一样的魅力。
2019年6月,她在奥地利温泉小镇巴特霍夫加施泰因参加15公里越野赛(The adidas TERREX INFINITE TRAILS 15K RUN)。在千余米的爬坡下降里,她感受到了分泌多巴胺的快乐。结束比赛,有记者问李晓文,跑步给她带来了什么改变?当时的她不假思索,“这项运动可以让我的心静下来。”
跑步于她,从运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,完成了思维模式的转变,是来自内心深层的变化。这是一件不需要意志力就能坚持下来的事,因为它带来的是开心。
2023年9月,她参加柏林马拉松,以3小时31分完赛。感受到了一场与城市日常融为一体的比赛。“没有铁马(赛道防护栏),市民坐在家门口喝着啤酒为跑者欢呼,小朋友坐在赛道边等着跟跑者击掌,每个两三公里还会有乐队”,虽然因为带着伤,没办法追逐更好的成绩,但李晓文沉浸其中,体验了世界级马拉松大赛的气氛。
在招行比赛里经常可以拿冠军,李晓文也常被同事问到:“以前有过专业训练吗?”“体校待过吗”……其实,在跑步上,李晓文和很多人一样最初的认知只源于中小学时的体育课,最多跑过3000米,成绩嘛也是普普通通。
但是跑下去,练下去,李晓文成了现在的自己。
“比赛,比的是过去一段时间你对一件事的投入积累,校验时间、精力、天赋、方法、心理的结果。”这些年来,李晓文很幸运,赶上了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期,全国各地积极办赛,她可选的比赛很多,也随心而至跑了很多比赛。
她感慨这些年,跑步给自己带来的变化,显而易见的是肤色,潜移默化的影响则是支撑她遇到任何困境都有底气告诉自己,“我能克服并且把它做好。”目标感的满足,自我的肯定,对持续影响着她的生活、工作、情感以及对生命的感悟。
国一到破三
这两年,李晓文工作之余,还在中欧商学院读MBA,课程都是安排在周六日。为了兼顾跑步训练,她会选择一早起来先跑个长距离,再赶到学校去上课。
在马拉松的赛场持续PB,一直是她的目标。
2022年11月,在上海马拉松,李晓文跑出3小时14分27秒。当时她第一次动了冲“国一”的念头。当时根据国家体育总局《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》(自2021年7月1日实施),国家一级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标准是3小时10分。
左滑查看更多
但是,2023年11月骨折,让她暂停了跑步,直到2024年5月才开始恢复训练。这一年的上海马拉松,她尝试着向梦想冲击。
当时,她每个月跑量只有200公里,是自2015年规律跑步以来相对低的一个数字,但李晓文赛前状态还不错。
可她最终未能完成目标,问题出在了现场补给。在三个多小时的比赛里,李晓文吃了七条咖啡能量胶,咖啡因摄入过量导致身体出现缺水症状,迷迷糊糊的,提不起劲。
“身体很疲惫,心里也很难受,明明自己准备得很充分,志在必得,但因为失误导致这个劲儿使不上来。这是一种折磨。”一直非常认真对待比赛的李晓文,对这场比赛的期待很高,但是意外情况的出现,让她无法尽力,也承受了身体和精神两个层面的痛苦。
但是,机会之门会为一直在努力的人而开。在上马未完成的目标,李晓文在两周之后的福州马拉松实现了。
“福州挺难的,想跑成绩的概率低,你好好享受福州美食就好!”一个业余的跑步爱好者,15天内要跑两场全马,教练和跑友都不看好她。这没有浇灭李晓文内心的小火苗。
她为自己福州冲“国一”做各种准备,特意找到了中欧商学院的同学做“私兔”。同学实力不俗,全马最佳成绩230+,出发时把能量胶等补给都背在自己身上,力争要给李晓文做好服务。但是参赛的人实在太多了,他们从五一广场出发,不到2公里之外就是三坊七巷。那里是一个发轫于晋朝,成形于唐、五代,完善于两宋,鼎达于明清的历史文化街区,道路很窄。在一个转弯处,他们失散了。
怎么办?李晓文身上只有一条能量胶,她边跑边快速盘算:正常情况下就八九公里要补第一次胶,如果同学一直不出现,那么自己要坚持到半程时再用这根胶,后半场就用赛道补给点的能量胶。好在有惊无险,她在13公里处遇到了同学。
李晓文和私兔在上海日常训练
原来,为了尽快找到李晓文,这位称职的兔子以3分配冲到最前面,从一波波跑者里“搜寻”。因为李晓文跑的速度也不慢,在一个下坡路段,她跑在同学的前面,两人错过了。再次相遇后的将近30公里路段里,同学带着胶,而且会进水站给她拿水,节约了不少时间。后半段,当李晓文有些疲劳,有些想放弃的时候,也是同学严肃地要求她:一定要顶住,不能放弃。
最终,李晓文以3小时08分13秒的净时成绩完赛,实现了达级国家一级马拉松运动员的目标。
“漫长的人生路,有目标,能且愿意长期为之努力是一件幸事。如果实现目标的过程中,有人同行,相互汲取力量,那真的无法再挑剔更多。”2024年12月16日,在福州马拉松完赛的第二天,李晓文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自己的感慨。
2025年,李晓文加入了元大都训练营,每周三固定参与强度训练。下半年,她有计划继续参加上海马拉松和福州马拉松。目标呢?近一点的是进入305,实现元大都的免费训练,往远一点,她希望自己能够破三,迈过业余跑友里的“精英”门槛,与更优秀的自己相遇。
【作者简介】
南琼
在体育世界,
经常被专业运动员的故事打动。
在《女子跑步》更深地接触跑步后发现,
这里的普通跑者和精英跑者一样有故事。
投稿、应聘兼职作者,请联系
womenrunning@163.com
顶益所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